唐山市

  • 市/州选择
  • 区/县选择
信息资讯
  • 信息资讯
  • 文化直播
  • 文旅活动
  • 场馆预订
  • 文化e课
  • 文旅品牌
  • 遗产保护
  • 文化团队
  • 活动信息
  • 艺术培训
  • 艺术演出
  • 艺术展览
  • 百强示范点

一、背景

习近平同志指出:“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馆际交流工作是让“文物活起来、文化活起来”的重要途径。通过馆际交流,可以加强不同领域的互动互联,整合文化资源,发挥各馆资源优势,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阻隔,从而将独立、分散的资源连接起来、流转起来、输送下去。同时也可以降低运作成本,扩大服务范围。唐山市图书馆、唐山博物馆、唐山市群艺馆作为唐山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中坚力量,创新工作模式与方法,不仅进行本系统、本行业的馆际交流,同时也积极推进跨系统、跨行业的交流活动,称之为“三纵一横”模式。“三纵”指博物馆与博物馆之间、图书馆与图书馆之间、群艺馆与群艺馆之间馆际交流与合作的三条纵线;“一横”指博物馆、图书馆、群艺馆之间的横向联合、跨界合作。通过多年实践,“三纵一横”的馆际交流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做法

(一)“三纵”

纵线目标强调合作的深度。深度分为四个层面:第一、加强与县区各馆的合作。即唐山博物馆与县区博物馆、唐山市图书馆与县区图书馆、唐山市群艺馆与县区文化馆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第二、加强省内各馆的合作。第三、加强国内各馆的合作。第四、探索国际合作,弘扬优秀地方文化,拓展传播空间,提高影响力。广度方面指各条纵线需不断探索不同内容和不同形式的交流与合作,切忌简单笼统、形式单一。

1.纵向馆际交流中,三馆各有专长、各具特色。

唐山市图书馆以区域联盟或图书馆学会的形式与京津冀图书馆、河北省图书馆、县区图书馆以及学校图书馆、企业图书馆进行多种形式交流与合作。如文献资源的传递、讲座视频资源或讲座专家资源的供给、展览资源的共享以及征文等活动的联动等等。如联合举办16届“燕赵少年读书系列活动”;2019年,唐山市图书馆联合县区馆制作了“唐山方言”“唐山名人”等特色资源数据库;举办的“跟着习主席一起读书”“唐山史话”等展览先后在华北理工大学、丰润区图书馆等进行巡回展览,所有展览的电子版也与各个会员单位共享,达到了一次投入、多次使用的效果,极大地节省了因排版、制作等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真正实现了共建共享、联盟合作的目的。

唐山博物馆多以展览形式进行交流。结合自身馆藏特色,从丰富的馆藏资源中,选取最精美且最具代表性的皮影藏品,通过专业的策划与设计,推出了《唐山皮影》流动展览。该展览以清代和民国时期的唐山皮影展品为主,通过影人、场景、剧目、制作、操纵表演等内容展示给各地观众,同时配有随行影班,现场表演,让观众亲身感受唐山皮影戏的魅力。此外,还辅以皮影专题社教活动,如开办讲座,现场教授观众学雕刻皮影、学皮影唱腔、学皮影舞蹈等。截至2019年,唐山博物馆推出的《唐山皮影展》已在17个省的30多座博物馆进行了巡回展出。另一方面,唐山博物馆积极引进外地博物馆的精美展览。截至2019年已引进展览40余项,如河北博物馆的《汉代王室文物展》、湖北省荆州博物馆的《利兵谁何——湖北荆州出土楚国兵器展》、福建省福州市博物馆的《海丝遗珍——“碗礁一号”沉船出水瓷器展》、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的《东风西渐——上海市历史博物馆藏欧洲瓷器展》等。这些展览丰富了唐山人民的文化生活,让唐山人不需远行即可欣赏到全国各地博物馆的文化精品。


1.png


唐山市群艺馆的纵向馆际交流活动中,主要以联合开展文艺创作及培训,联合举办书法、美术、非遗、摄影展览,联合举办演出,联合制作艺术普及数据库和优秀节目数据库等,充分发挥各馆人才及资源优势,形成最全面、最优质、最喜闻乐见的群众文艺产品供给机制。目前,市、县文化馆已联合举办九届中国评剧票友大赛、20余场联合展览,市群艺馆还将交流活动拓展到日本、台湾,2015年赴日本东京组织了“唐山皮影艺术展”,2016年赴台湾参加交流演出展示活动;乐亭县文化馆将乐亭皮影交流到韩国、印度、贝宁等国家,在国际平台上诠释着文化共建共享的真谛。


2.png


2.纵向馆际交流中,三馆积极融入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理念

在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的背景下,唐山市图书馆和天津市河东区图书馆、北京市西城区第一图书馆签署了“公共图书馆跨地区讲座、展览服务联盟协议书”。主要做法:一是学习提升,通过关注两馆的微信公众号、网站等信息发布平台和订阅两馆的工作简报,学习了解两馆先进经验;每年邀请10余名京津冀知名专家与唐山市图书馆学会各成员馆进行讲座交流,或举办面向公众的“唐图讲堂”;二是引进资源,结合工作实际和读者需求,努力引进京津优秀文化资源,让唐山市民在家门口就能够享受文化福利,如2019年6月从北京西城区第一图书馆邀请到前驻刚果金、黎巴嫩大使馆大使吴泽献于举办“大国外交70年”的讲座等。


3.png


唐山博物馆加入了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促进会,加强了与京津冀各博物馆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目前唐博与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天津市塘沽博物馆、天津市武清区博物馆、河北博物院、邯郸市博物馆、廊坊博物馆、秦皇岛玻璃博物馆、承德市滦平县博物馆等多家博物馆都进行了展览交流;将唐山皮影文化送至京津冀十几所中小学校园;并在京津冀100多家博物馆参与的“志愿者讲解”比赛中,唐山博物馆选送的小志愿者甘甜同学荣获金奖。

唐山市群艺馆发挥非遗资源优势,积极融入京津冀文化交流,依托“京津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发展联盟”平台以及省群艺馆推荐,每年多次组织相关非遗项目及团队参加京津冀非遗展演展销以及曲艺、票友、民歌、合唱比赛等,充分展示了唐山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二)“一横”

在“一横”合作中,横线目标强调合作的广度。可分为两个层面实施:第一、充分发挥博物馆、图书馆、群艺馆各自优势,在合作中,各馆依据各自优势起到引领作用。第二、发掘馆际间的文化共性,最大程度实现资源共享。

1.以图书馆为龙头,打造博物馆、群艺馆独具特色的小众“城市书房”

“城市书房”已成为建设“书香唐山”的品牌项目,众多市民收益匪浅。在前期“城市书房”推广中,侧重社区书房建设。目前,博物馆、群艺馆的入盟将打造更加别具一格的馆内主题“城市书房”。博物馆以自身馆藏文物、博物馆专业图书资料为基础,群艺馆以群众艺术普及类书籍为基础,融入图书馆公共借阅系统,建立专业性更强的小众“城市书房”,开辟公共阅读空间新路径,让文化资源得到共享。


d5b28816275b22857378cdab5926e42.jpg


2.以博物馆为龙头,三馆联合推出“传统文化进校园项目”

在“三纵一横”模式推出之前,三馆进校园活动各自单打独斗。博物馆多以文物、民俗、历史等内容为主打,推出“博物馆送给你一堂课”,利用45分钟时间,教学生做年画、刻皮影、学扎染、讲唐山故事等。图书馆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发布的《新一代智能发展规划》,在中小学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帮助孩子提升创造力、想象力,推动科技创新。群艺馆依托非遗项目,将多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带进校园。在馆际交流横向联合加强之后,三馆整合资源,发挥各自优势,共同策划、联合推出进校园项目。例如,以“冀东文艺三枝花”为主题文化活动走进华北理工大学。围绕“皮影、评剧、乐亭大鼓”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开办讲座、举办展览、邀请传承人现场演示,活动有静有动、有深奥有浅显、有观摩有动手操作,深受学生欢迎。


4.jpg


3.以群艺馆为龙头,三馆联合打造“我们的节日”文化品牌

全面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多年来,市群艺馆每逢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都会组织丰富多彩的群众展演活动,品牌机制日趋成熟。在此基础上,推进三馆联盟,每个节日以同一主题,三馆分别策划或联合举办展演和基层流动服务,从传统节日习俗中寻找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点,让“我们的节日”文化品牌受益于更多群众。


6.png


4.优秀资源共建共享,三馆联合推出系列研学项目

联合唐山市剪纸协会,以剪纸为主题,推出剪纸研学活动,唐山市图书馆举办了五期“非遗传承人手把手教你学剪纸”活动;唐山市群艺馆举办了“剪纸亲子培训班”;唐山博物馆为《文物动物园》展览,增强互动体验,举办了“小剪刀、大世界”动物专题剪纸研学。以“保障法”“文化创意”“唐山记忆”“唐山方言”“24节气”等内容为主题,联合开展系列研学活动,不断拓展主题品牌影响力。


三、成效

(一)加强文化合作,整合并盘活现有的文化资源。通过三馆的共同努力与合作,实现了文化资源互联互通。整合现有的文化资源,将高标准、高品质的文化资源呈现给广大人民群众,让每一次文化合作都成为唐山市民的文化盛宴。

(二)推广文化建设,加快实现文化资源全民共享。创新文化发展模式,通过拓展文化空间、加强流动服务、丰富数字服务等方式,推广唐山文化建设,让现有的文化资源能够在更多地方绽放光彩。为人们享用更多的文化资源提供便利,使文化资源更接地气、使文化空间更聚人气、使全民文化素养更有正气。

(三)促进文化交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通过馆际交流与合作,引起优秀资源、扩大文化产品供给,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让唐山市民感知更多省市的文化底蕴,开阔眼界,高质量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三馆联盟 跨界交流 ——唐山市文图博馆际交流玩出“三纵一横”新花样

来源:

简介:

请对该品牌评价

“扫一扫”

获得更多

意想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