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
近年来,唐山市紧紧围绕国家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和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战略部署,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激发人民创造活力,全力做好群众文艺精品创作工作,让群众写群众,群众演群众,以身边人讲述身边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讲好唐山故事,唱好唐山声音。引导广大基层群众和群众文化工作者积极参与文艺创作,精心创作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等门类文艺作品,推出一批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文艺作品,丰富和活跃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不断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为我市“三个努力建成”“两个率先”提供精神动力。
二、做法
(一)以核心价值观引领创作。为鼓励和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弘扬主旋律,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投入为时代书写、为人民讴歌的艺术实践之中,唐山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唐山市群众艺术馆组织全市群文系统多次召开文艺创作座谈会,制定了具有方向性、指导性的文艺原创作品创作规划。创作主题和创作内容紧贴唐山实际,2014-2019年分别开展了以“中国梦·唐山梦·我的梦”、“爱唐山、做贡献”、“唐山记忆·文化乡愁”、“2016年唐山世园会”、“第25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纪念唐山抗震40周年”、“迎接党的十九大”、“文明城市创建”、“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李大钊诞辰130周年”等主题的创作征集、展演活动,有力把握全市各级各类文艺工作者和爱好者的创作方向。
(二)内容和形式彰显地域性。唐山市群众原创作品创作注重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充分体现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突出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优秀地域文化,展现出唐山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作品题材的提炼做到观念新、角度新、手法新、艺术风格形式多样,形式生动活泼,群众喜闻乐见。展现形式多以“冀东文艺三枝花”为主,引导和鼓励文艺家和机构用新思维、新理念、新方法、新手段、新技术深入挖掘唐山市特色题材的思想文化内涵。有效推动我市历史文化题材、现实题材、新农村建设题材等原创性作品的创作生产。近年来新创作的表演唱《乡趣》、小合唱《绣灯笼》、戏剧《中华好家风》、乐亭大鼓《双锁山》、《不朽的丰碑》均荣获河北省第十二届燕赵群星奖。
(三)搭建原创作品三个平台。唐山市群众原创文艺作品征集、展演活动于2014年启动,每年举办,面向全市群众征集优秀原创文艺作品,涉及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等4大门类,逐级推荐,经专家评选、公示,分别确定一、二、三等奖给予资金奖励,极大地激励了群众文艺工作者及爱好者的创作热情。为了更好繁荣群众文艺精品,为基层展演活动提供优质产品,全面提升服务质量,唐山市努力搭建三个平台:一是创作平台,市、县文化馆(群艺馆)围绕主题开展重点作品研讨活动,挖掘本地特色资源,出点子、想新招,不断提升作品的艺术性和思想性;二是培训平台,市、县文化馆(群艺馆)针对群众创作开展摸底调研和针对性培训,对重点作品加强现场观摩和实地采风,切实提升作品感染力;三是展演平台,从2014年开始,每年举办唐山市群众原创文艺作品展演暨颁奖活动,所有申报作品均需在基层展演一定场次,通过实践吸收群众反馈意见,不断打磨提升,所有经市级评选获奖的作品还将举办全市集中展演和基层流动展演,确保优秀原创文艺作品来源于群众,回馈于群众。
三、成效
唐山市群众原创文艺作品征集展演活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群众写群众,群众演群众,文化馆老师辅以培训指导,同步建立了优秀作品奖励资金,大大激发了群众文艺创作的热情。2014至2019年,全市累计征集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各门类原创文艺作品747件,共评出获奖作品218件,其中不乏思想性与艺术性俱佳的文艺精品,在国家省市比赛中获奖,或荣获“燕赵群星奖”和“五个一工程奖”。这些作品主题突出、题材广泛、贴近人民群众,具有较强的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活动的举办也为全市文艺工作者和群众文艺爱好者搭建了学习交流的平台,为基层展演提供了群众喜爱的文化菜单,为地方原创文艺作品数据库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资源,为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推动唐山高质量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提供产品支撑。
群众自己的原创展演平台 ——唐山市常态化开展群众原创文艺作品征集展演活动
来源:
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