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
滦南县传统文化资源丰厚,文化氛围浓烈,尤以“冀东文艺三枝花”艺术——评剧、乐亭大鼓、皮影为代表,涌现出了成兆才、靳文然、张绳武等推动艺术发展的杰出人物。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群众文化生活,连续获得“全国文化先进县”“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荣誉称号。近年来,滦南县扎实推进全域旅游,加强对外交流,不断创新举措,着力将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河北省乐亭大鼓书会和“京津冀”评剧票友大赛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二、做法
(一)活动开展情况
1. 2015—2019年,河北省乐亭大鼓书会已在滦南成功举办三届,其中包含曲艺讲座、“京津冀”优秀曲艺节目展演、惠民演出等活动内容。
2. 2017—2019年,“京津冀”评剧票友大赛已在滦南成功举办两届,大赛分初赛和决赛,设青少年组和成人组两个组别。
3. 在活动中,滦南县始终注重带动“京津冀”三地群众广泛参与,在三地分别设立了报名点并进行海选,组织“京津冀”名家对推荐票友进行针对性的培训,使活动成为了以滦南县为中心点各报名点为辐射点的圆形覆盖区。这种做法既扩大了活动的影响,又提高了三地群众的鉴赏水平,经过专家培训后的评剧及乐亭大鼓票友,表演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活动现场英才济济。
4. 活动期间,在基层设置5-10个分会场,百余名曲艺工作者和获得评剧票友走进镇村,把演出送到老百姓的家门口。同时创新形式,借助新媒体平台进行网络直播,让老百姓足不出户就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活动特色亮点
1.以非遗保护单位为依托
滦南县成兆才评剧团和滦南县文化馆分别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乐亭大鼓”的保护单位,在传承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依托“两个项目+两家单位”,组织传承人群,利用相关设施定期举办传承交流活动,既是非遗保护的创新举措,也保证了活动的正规性和权威性。
2.以“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为着力点
“京津冀”地区是我国文化发展最富活力的区域之一,推动文化协同发展,是推动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题中应有之义。乐亭大鼓书会和评剧票友大赛联合河北省曲艺家协会、北京市戏剧家协会、天津市戏剧家协会、唐山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北京市东城区文化和旅游局、天津市津南区文化和旅游局等多家单位共同举办,邀请谷文月、张俊玲、张蕴华等有影响力的名家参与,活动为三地曲艺、戏曲从业者和爱好者提供了交流平台,也为相关单位创造了合作契机,推动了三地文化事业协同发展进程。
3.以促进文旅融合发展为目标
文旅融合发展是符合滦南县实际的重要理念,也是推动全域旅游工作的必经之路。将“三枝花”艺术品牌与旅游产业结合起来,是符合滦南实际的工作思路。将两项活动作为亮点,通过印制旅游宣传手册、旅游推介会和借助新媒体平台等手段大力宣传,拉动游客增量,在活动举办期间带动“京津冀”地区大批曲艺、戏曲爱好者来到滦南观演、游览。滦南县北河文化产业园区是国家AAA级景区,景区内“三枝花”艺术元素游览点也向游客传递着文旅融合的重要理念。
三、成效
数据显示,三届乐亭大鼓书会和两届评剧票友大赛共带动文艺工作者1000余人次参与,现场观众2.5万余人次,网络受众40余万人次,拉动游客10万余人次。
两个活动的举办增强了滦南县基层群众的文艺热情,到2019年底,全县共建立民间文艺团体102个,各团长期活跃于乡村、社区开展各类文艺活动。就目前的成效来看,最初的“推动文化交流,加强非遗保护,促进文旅融合,文化惠及民生”设想已经实现。滦南县将继续以传统文化为根基,力争将河北省乐亭大鼓书会和“京津冀”评剧票友大赛打造成品牌,开拓创新,推动文旅产业蓬勃发展。
滦南县依托“冀东文艺三枝花”地方特色开展区域传统文化交流 助力文旅融合发展
来源:
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