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皮影作为冀东三枝花之一,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2006年首批入选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唐山皮影因以驴皮做材质,自古就有“方寸驴皮,尽显神奇”的美誉。所以又有“驴皮影儿”之称。
唐山皮影造型风格独特,极具表现力。尤其是其中的人物造型行当齐全,性格鲜明。从影人的头部(即“头茬”)区分,大致分为生、小、髯、大、丑五个行当。用程式化的脸谱来表现人物的刚柔美丑与善恶忠奸。
图片皮影人物头茬造型依次为:生、小、髯、大、丑
生
小
生:在唐山皮影里专指小生。根据其在剧情里的不同身份,又分为“文生”和“武生”。“生”的造型非常俊美,脸部镂空,俗称“净脸”或“素脸”。这样的镂空脸在影窗上显现出来都是白色的,也就是白脸小生。
小:属于旦角。造型上与“生”非常相似,也是镂空脸,刻尖直鼻,小口上挑。区别主要在一些细微之处。女性多留有刘海,佩带耳环,有的在额发交界处的线条略呈弧形,突出女性柔和的特点。“小”这一行当又细分为“正小”、“花小”。正小饰演的都是大家闺秀和有身份的青年女性,花小儿则不同,饰演的是天真活泼或放荡泼辣的青年或中年女性。
髯
大
丑
髯:造型是在“生”的基础上,又添加了胡须来区分人物年龄。胡须形式多样,有三尖、三绺、五绺,虬髯、拔丝髯、板胡等。三尖胡须,一般代表三、四十岁的中年人。青、中、老年一般按三髯、五髯,长髯体现年龄。
大:类似于戏曲里的“净”,但不是完全相同。造型上分两种,一种是阳刻,镂空白脸。还有一种是阴刻,也叫“肉脸”。肉脸的人物根据性格特点分别被涂染成绿、黑、红三种颜色,不同的脸部颜色反映不同的人物性格。一般红色表示真诚忠义,绿色表示勇猛或奸邪,黑色表示正直无私或脾气火爆,黄色表示干练,白色视为反面人物。
丑:造型别具特色。一般是小前额,圆形而又上翘的蒜头鼻子,与下垂的眼角形成反向,张开的嘴巴面带笑容,眼睛周围加画一个圆圈,表示诙谐轻佻,有的为麻脸、阴阳脸等,看上去有一种滑稽的感觉。即可以表现幽默机智的正面人物,也可以表现灵魂丑恶、品质上有缺陷的反面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