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

  • 市/州选择
  • 区/县选择
信息资讯
  • 信息资讯
  • 文化直播
  • 文旅活动
  • 场馆预订
  • 文化e课
  • 文旅品牌
  • 遗产保护
  • 文化团队
  • 活动信息
  • 艺术培训
  • 艺术演出
  • 艺术展览
  • 百强示范点

河北国学第一村:打造迁西县马家沟村文旅中心建设

发布时间:Tue Jun 06 14:30:46 GMT+08:00 2023来源:编辑:王瑶

一、背景

东莲花院乡马家沟村是省级美丽乡村先进村,也是一个革命老区村。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曾是冀东党组织地下交通线的重要联络站之一,全村共有耕地280亩、山场4200亩,340口人,世代以农林耕作为主。2010年,将国学教育引入该村,打造“河北国学第一村”。近4年来,该村大力倡导国学教育,积极探索传统国学教育的新思路、新方法,探索出了一条“文化兴村、旅游富民”之路,为全省国学教育树立了样板。


微信图片_20230606142807.jpg


二、做法

(一)打造国学教育阵地。近年来,在迁西县文旅局大力支持下,马家沟村党支部开始建设“河北国学第一村”。该村将国学村建设与文明生态村创建相结合,投资100余万元,聘请县内书画名家在该村主街两侧绘制文化墙8000平方米,将村主街打造成国学文化一条街。根据修旧如旧的原则,投资30万元,建立可容纳60人集中学习的国学堂。国学堂每周六定为学习活动日,聘请专业老师授课,对国学经典进行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讲解,打造国学教育阵地。

自2019年起,陆续对东莲花院乡马家沟村国学堂进行改造提升工作,就该村国学文化,美丽庭院,产业支撑,党建等工作进行整体规划设计,着力打造具有国学特色的美丽乡村,并拿出初步方案:国学堂及各功能室重新装修,从材质、颜色、风格上体现国学文化特色,室内桌椅、展牌、家具等统一换新,并赋予各功能室新的雅称—古韵坊、静心阁、墨香斋、写意轩、清心居、明德苑。投资70万元,完成基础改造工程,并对院内、后院、院外进行了统一绿化、美化,各功能室展牌、家具一应俱全。

该村游客中心与村史馆相结合,不仅具有接待功能,还摆放展架、特色纪念品、土特产品等,并在“乡村记忆”室内摆放老物件,向广大游客进行展示。

(二)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累计投资551万元,对通村道路进行了拓宽,铺设柏油路11800平米;对村内河道进行了整修,修建护河坝1500平米;绿化村外环村林带6000平米,绿化村内街道、休闲游园2000平米;整治临街建筑立面3800平米;无害化卫生厕所和污水处理实现了全覆盖。打造高标准石雕国学文化墙500平米,打造出一条国学文化示范街。穿村而行,灰瓦白墙处,孔融让梨、囊萤映雪、黄香温席等一幅幅经典故事跃然墙上,与青山绿水相映成趣。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选用本地石材,采用手工垒砌的方法,对国学堂外墙进行了修缮,修复仿古墙500平米,建村史馆1处,建800平米正德广场一处,在村庄入口处设置国学文化竹简200平米。建成环山景观休闲步道,新建了娱乐休闲综合广场,安装了路灯,绿化美化了村庄。在入村口至村民活动中心段安装以国学为内涵的景点标识、竹简、标志牌,为游客提供指引,宣传国学村品牌。

(三)多措并举,凝心聚力促提升。根据时令,以国学为纽带和桥梁,举办各类活动,如迁西县第二届全民读书节暨东莲花院赏花节、寒北星书法笔会、北京夏令营、宏扬国学评比等,不仅扩大了马家沟村国学文化影响力、知名度,更提高了村民文明素质,以此带动全县广大群众文明素质的提升。


111.png


三、成效

一是马家沟村先后被评为唐山市文明村、唐山市基层党建示范点、唐山市乡村振兴示范村等荣誉称号。河北省文明村、河北省国学第一村、河北省最美乡村、全国文明村。

二是该村已成为县内各单位及学校以此为教育基地,组织各种学习培训活动,参训人数上万人。我县党员教育基地、廉政文化建设基地;河北省地税局、唐山市地税局分别确定该村为党员教育基地;全省生态旅游示范点;全国休闲农业四星级示范点。

三是以国学为“主角”举办读书节。先后成功举办迁西县第二届全民读书节暨东莲花院赏花节、老年体协文艺会演、寒北星书法笔会、孝心敬老和宏扬国学评比等活动,真正让国学“唱主角”,实现马家沟村国学教育普及化、经常化、规范化。

四是该村把国学教育与生态休闲产业有机结合。通过对国学文化的深入挖掘,将传统道德元素植入休闲旅游中,吸引了周边县区、京津唐承秦的游客闻名而至、慕名而来,生态休闲产业得到健康发展。目前,已发展农家乐旅游示范户12家,建采摘园3个,全村年增收20万元,人均增收900多元。发展农家乐15户,大枣、安梨等采摘示范园3个,每年接待游客6万人次,旅游收入140多万元。


微信图片_202306061428072.jpg


四、启示

文旅融合发展是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抓手,其融合路径是“理念融合、职能融合、产业融合、市场融合、服务融合、交流融合”。 通过道德观念的提升、文化资源的利用、文化创意的引入,提升旅游品位、丰富旅游业态、增大产品吸引力,拓展旅游发展的空间。通过公共文化机构、对外文化交流等平台的使用,促进旅游推广、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的服务。文化和旅游相互支撑、优势互补、协同共进,形成新的发展优势、新的增长点,开创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旅游发展质量持续提升、优秀文化产品和优质旅游产品持续涌现的新局面。

全部评论

“扫一扫”

获得更多

意想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