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舞台群众演 ——以群众为主角的唐山“戏迷演出月”
发布时间:Fri Sep 18 11:05:27 GMT+08:00 2020来源:编辑:王瑶
一、背景
评剧发源于唐山,具有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群众基础,2006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为更好地弘扬、传承和发展评剧艺术,进一步丰富和繁荣群众文化生活,唐山市自2001年至今已举办九届中国评剧票友大赛,培育了一大批评剧票友、评剧爱好者和业余群众团队,遍布全市城乡。为给评剧票友和业余群众团队提供专业舞台、搭建展示平台,唐山市群众艺术馆决定于每年春节期间举办“戏迷演出月”活动。
二、做法
(一)精准服务,搭建平台
唐山市群众艺术馆为了更好传承评剧艺术,扶持引导戏迷文化队伍的发展和建设,满足群众对评剧文化需求,多次邀请老一代专家学者座谈交流,明确了为广大戏迷搭建展示才艺的舞台工作思路;定期组织业务人员深入基层,走访戏迷团队,深刻了解到戏迷团队缺少相应的排练场地和专业指导;唐山市群众艺术馆针对这些问题有的放矢地解决,在馆安排专门的活动室作为戏迷排练场地,安排专业老师定期给予指导,制定戏迷演出方案,推出了“戏迷演出月”活动(从腊月十五到正月十五演出1个月),活动刚一推出就受到了广大戏迷的热烈欢迎,报名团队纷纷而至,从最初的几支队伍发展到现在的上百只队伍,可谓是把活动办在了老百姓的心坎上,也让戏迷朋友们过足了戏瘾。燕赵都市报曾这样评论:“戏迷演出月”是久违了的“文艺要为人民服务”的现实版!真是难能可贵!
(二)精心组织,服务群众
唐山市群众艺术馆本着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各个部门分别制定相应的工作方案。业务部门从组织报名开始,就安排专业人员深入到每个队伍进行耐心辅导,一招一式每句唱词,每句道白,都进行精雕细刻,毫无怨言;场务部门提前做好剧场的准备工作,最初面对毫无舞台经验的戏迷们,从设备的使用上,布景,道具的换场以及剧场安全上都做到认真细致。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市的戏迷演出队伍不但数量扩大了,演出水平也有很大的提高。2020年第九届“戏迷演出月”共吸引29个业余戏曲团队参加,参演人数达1000余人。
(三)以点带面,统筹实施
1.面向戏迷开展常态化培训。市、县文化馆(群艺馆)每年定期安排戏曲旦角、生角演唱、水袖表演、戏曲化妆、戏曲服装艺术培训班及基层辅导100余期,培养戏迷团队200余支,培训戏迷上万人,不仅提高了戏迷队伍的专业水平,而且更加密切我们与群众的关系,真正做到“文化为民,服务群众”。
2.以“戏迷演出月”活动为圆点,带动全市戏迷活动的开展,广泛开展评剧票友大赛、少儿评剧展演、评剧进校园、送戏下乡等活动,提高了评剧艺术的知名度。
三、成效
截止2020年,戏迷演出月活动已成功举办了九届,累计演出京评大戏187场,参演戏迷达5600余人,观众达8万余人次。活动规模也越来越大,参与人数越来越多,演出水平越来越高,受到城乡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已形成唐山春节期间群众文化活动的主打品牌。同时也为广大戏迷票友搭建了一个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对普及、传承与发展评剧艺术,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活动,活跃群众文化生活做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