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皮影走向世界舞台
发布时间:Thu Sep 17 14:57:10 GMT+08:00 2020来源:编辑:王瑶
中国皮影走向世界舞台
——乐亭皮影戏先后赴韩国、瑞士、西班牙、印度、
贝宁、香港等国家或地区演出
一、背景
文化交流既是推动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动力,同时也是保持世界文化多样化的内在要求。特别是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需要扩大人文交流,提高文化开放水平,充分发挥以文化人、以文促情、以文建信的重要作用。
皮影艺术已经在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历史,乐亭皮影戏以其优美的唱腔、精湛的操纵、独特的造型以及宽广的流布区域,成为我国皮影的一个主要分支。近年来,乐亭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指示,充分发挥乐亭皮影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的示范作用,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2013年,乐亭皮影戏首度走出国门赴韩国演出,从此插上腾飞的翅膀,先后登上瑞士、西班牙、印度、贝宁、香港等国家或地区的舞台,不仅让世界人民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也让皮影戏这门古老艺术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
二、做法
(一)精心创编,焕发活力。为增强乐亭皮影国际竞争力,乐亭县整合各方资源,汇集全县皮影人才对传统的皮影剧目进行了多次复排和创新。针对不同年龄层观众,为其打造“专属剧目”。在为年轻人创编剧目时,尽量多地增加操纵表演,减少传统唱白,融入声、光、电等舞台特效,更能吸引年轻人的眼球。在创编儿童剧目时,要将影人儿卡通化,色彩鲜明化,道白故事化,让小观众们能够“坐得住”。为中老年观众创编时,则需注重“原汁原味”,尽可能地复原传统乐亭皮影的演出场景,让观众台下落座就能“穿越时空”。为满足国外观众口味,还将传统剧目《火焰山》中融入西班牙传统曲目《西班牙斗牛士》的音乐元素,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包容并蓄。经过多年的精心创编与反复打磨,《火焰山》、《魔女巧梳妆》、《鹤与龟》、《五锋会》、《月珠缘》、《白蛇传》、《力杀四门》、《狐狸与乌鸦》等20余部乐亭皮影剧目应运而生。并且,受瑞士恩斯特霍尔文化基金会委托,为其创编了乐亭皮影戏《小熊与银针》。一系列卓有成效的举措,让乐亭皮影这项传统艺术焕发了新的生机。
(二)开展交流,扩大影响。2016年11月,乐亭皮影文化交流团应贝宁中国文化中心邀请,受原文化部委派,参加“部省合作”对非文化交流任务。精心挑选的传统皮影剧目,经过精心打磨,并融入国际化元素,引起了当地观众共鸣。2018年10月,受文化和旅游部、河北省文化厅委派参加了“国粹香江进校园”活动。为城市大学、香港大学等10所学校,上万名师生代表献上多场精彩的文艺演出。近年来,乐亭皮影已经多次受文旅部和文旅厅委派出访交流。在出访中,通过发放宣传资料以及口头宣讲等形式,介绍乐亭悠久的历史文化、丰富的资源,使所到之处的各界人士认识乐亭、了解乐亭。
(三)民间合作,促进发展。乐亭县通过多项艺术演出协议,积极推动中韩、中欧、中非等民间艺术交流,广泛开展与国外在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合作。2013年6月,韩国民间文化交流团一行11人来到我县,进行了为期4天的文化考察交流活动。韩国国际歌舞乐艺术院与乐亭县文化遗产传承中心签订了文化交流合作意向书,并向乐亭县民间文化遗产传承中心发出了参加韩国“春川国际偶人剧艺术节”的邀请函。2013年10月,由韩国仁川市南区厅长朴祐燮先生率领的韩国仁川市南区代表团应邀来到乐亭县进行了为期4天的友好访问。双方围绕文化合作、企业合作、教育合作进行了深入地探讨,并签署了两地交流合作意向书,达成了乐亭与南区厅两地建立友好城市的愿望。乐亭皮影戏在一系列文化交流活动中俨然已成为一张靓丽的“中国名片”,不仅推动了乐亭文化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更成为宣传推介文化产品、扩大对外文化贸易的催化剂。
三、成效
乐亭皮影戏在世界舞台上频频亮相,让乐亭传统文化的名声大振,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权威媒体争相报道。新华网、中国日报网、搜狐、中国新闻网等几十家门户网站以及《中国文化报》《河北经济日报》等多家报刊对乐亭皮影的数次对外文化交流活动情况均予以相关报道和积极评价。新华社、中央电视台、河北电视台、三沙卫视等媒体相继对乐亭皮影和乐亭传统文化开展专题报道。
各大高校传承示范基地建立。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河北科技大学、华北理工大学、唐山师范学院、华北理工大学、河北经贸大学等高校“艺术教育传承示范基地”相继建立。
特色艺术教育遍地开花。12000余册《乐亭皮影校本教材》、《乐亭大鼓校本教材》和5000余套教学光盘在县内确立的17所艺术教育特色小学发放,特色艺术教学、培训轮番开展,传统艺术教育滋养中华根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