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

  • 市/州选择
  • 区/县选择
信息资讯
  • 信息资讯
  • 文化直播
  • 文旅活动
  • 场馆预订
  • 文化e课
  • 文旅品牌
  • 遗产保护
  • 文化团队
  • 活动信息
  • 艺术培训
  • 艺术演出
  • 艺术展览
  • 百强示范点

上下贯通 横向流动 共建共享 ——滦南县扎实开展文化馆总分馆制标准化建设

发布时间:Thu Sep 17 14:48:45 GMT+08:00 2020来源:编辑:王瑶

一、背景

多年来,滦南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群众文化建设,在资金、政策上给予大力扶持,先后出台了《滦南县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滦南县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2016—2020年)》《滦南县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实施方案》。为了有效解决县城与镇村之间存在的文化差异,促进城乡文化服务一体化,滦南县从2019年初,开始谋划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并以县政府的名义印发了《滦南县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实施方案》。

《方案》提出,滦南县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既是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需要,也是县委、县政府的一项惠民工程。将按照“政府主导、改革创新、强化基层、全面推进”的原则,统筹县域内的文化活动、文艺创作、文艺辅导、文化下乡、队伍培训和演出器材设备等群众文化艺术资源,在全县范围内建成一个以县文化馆为总馆、镇综合文化站为分馆、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为基层点的县文化馆总分馆体系,形成一个资源共享、管理规范、服务高效的文化艺术服务网络,提高文化馆(站)服务效能,提升文化馆(站)服务能力和水平,丰富群众文化活动产品和服务,推进全民艺术普及,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更好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姚王庄镇分馆.jpg


二、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了扎实推进县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县里成立了由主管副县长任组长,县政府分管副主任、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任副组长,县直相关部门和各镇政府(街道办)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县文化馆总分馆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县总分馆制建设工作,各镇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以总分馆建设为契机,加快推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二)确保资金支撑。县财政安排50万元的专项资金,保障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统筹使用中央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资金和中央、省文化馆(站)免费开放补助经费,保障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正常运行。各镇(街道)在加强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和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适当增加经费投入,保障分馆、基层服务点的运行维护、培训等方面的支出,确保了全县总分馆按时建成、管好用好。

(三)构建服务网络。以文化馆总馆为主体,打通行政层级和区域划分,畅通资源流动利用渠道,统筹利用县内文化场地、人力、师资、服务等资源,实现上下贯通、横向流动,共建共享。总馆设置排练厅、培训室、多功能厅等场地,分馆具备文化活动、演出排练以及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功能。服务点按照“五个一”标准(1间图书阅览室、1个多功能文化活动室、1套音响设备等文艺器材、1套群众体育活动器材、1个不低于500平方米的文体广场)建设。设施设备管理方面,打破原有行政区域使用,按照公益性、便利性的原则,将三级公共文化设施设备登记造册,建立文化设施设备数据库,由总馆统筹运营,形成总分馆之间、分馆之间的联动。县文化总馆根据群众需求,统一购置文化设施和文艺器材,统一规划年度活动方案,筹划常态化、经常化的文化活动,镇(街道)文化分馆与村服务点在总馆整体方案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设置各种差异性的服务项目,满足不同群众需求,形成了既符合免费开放要求,又体现本地特色的文化馆总分馆服务标准体系。


滦南县文化馆宋道口镇分馆.jpg


(四)统筹人员安排。县文化馆馆长担任总馆馆长,各镇(街道)综合文化站站长为分馆馆长,县文化馆选派专业人员担任分馆指导员,由各镇(街道)在文化站所在地招募1名热爱文化事业、有文艺专长、有较强的组织和活动能力的文化热心人担任分馆业务副馆长,协助镇(街道)综合文化站的正常开放,并协助分馆馆长开展日常工作,招募的业务副馆长由县财政按照每月100元的标准进行补贴。服务点的日常工作由各村安排专人负责。总馆每季度召开一次总馆、分馆、服务点的联席会议,分析研究总分馆运行情况。总馆对分馆、分馆对服务点每年进行一次考核,并进行情况通报。分馆业务副馆长实行双重管理,统一考核,并根据考核实行一年一聘。从人员上确保了文化馆总分馆制的有效运行。

(五)建立服务机制。文化馆总分馆按年初计划,配置和更新必需的服务内容和设备,并责成专人负责设施经常性维护管理,保障设施正常使用和运转。结合全省公共数字文化建设项目,利用国家公共数字文化工程和资源,搭建县文化馆总分馆技术平台,逐步建立县域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推动数字文化服务一体化。适时开展县文化馆总馆的群众文艺资源、群众文艺人才、文化活动信息等专题数据库建设,加强服务数据采集、存储和分析处理;创新资源传播方式,推动数字文化资源在城乡基层应用。


滦南县文化馆东黄坨镇分馆.jpg


三、成效

到2019年9月底,按照“一个总馆+多个分馆+若干个服务点”的模式,滦南县构建了以县文化馆为总馆、17个镇(街道)综合文化站为分馆、118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为服务点的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分馆成为总馆的有机组成部分,118个基层服务点成为分馆的延伸和补充,实现了县域群众文化资源联动共享,物尽其用、人尽其才,通过发挥文化馆(站)的整体优势,达到了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广覆盖、高效能。县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为滦南县举办河北省第三届乐亭大鼓书会和第二届“京津冀”评剧票友大赛提供了重要的体系支撑,总馆带着分馆干,城乡共同办赛事,真正实现了文化互通、文化惠民。


分馆内部.jpg

全部评论

“扫一扫”

获得更多

意想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