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南】数字文化体验馆
发布时间:Fri May 08 11:04:56 GMT+08:00 2020来源:丰南文旅局编辑:霍弘扬
一、 背 景
加快数字体验馆建设既是丰富公共文化服务载体和手段、提高服务效能的需要,也是丰南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一项重要任务。基于以上认识,丰南文化馆在充分学习借鉴全国各地数字文化体验馆建设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精心设计,建造了综合集成、自助体验、面向区域、线上线下综合的服务平台,拓展延伸了文化馆的服务能力。
二、 做 法
丰南文化馆数字体验馆筹建于2018年,位于文化馆一楼,使用面积119平方米,于2019年5月投入使用。馆内设有智慧钢琴、VR空间、互动舞蹈、mini点唱吧、书法等多个体验区。市民群众可以在该馆通过虚拟场景、微信分享等现代技术手段,体验书法临摹创作、诗词互动、音乐、舞蹈、钢琴互动等文化艺术数字资源。
(一)智慧钢琴
推开体验馆的玻璃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智慧钢琴”。Find智慧钢琴内置苹果Mac Mini,并拥有宽阔的41K超清大屏幕,在此基础上,Find的在线学习、录制还原、自动弹奏、远程控制、娱乐自学等丰富智慧功能得以充分发挥, 并使其拥有了强大的音视频处理能力,可以更好的帮助喜爱音乐的人们近距离感受钢琴的魅力。
(二)VR空间
它采用先进的视觉科技成果VR技术和互动式体感反馈单车结合,在计算机技术上生成三维虚拟世界中畅游。参与者带上VR设备,骑上互动式体感反馈单车,就可以身临其境的自由翱翔在青山绿水的诗词海洋里,碧波扬帆影,诗情画意浓。场景里有诗词发展介绍触发装置,触发后会有相应的诗词知识的介绍,贯穿整个VR诗词学习欣赏过程。在诗人图像文字和声音介绍中,选择诗人名字就会开始语音介绍,进入诗词发展史环节,在浩瀚的宇宙时光隧道中伴随着音乐见证由每个朝代典型人物书写的诗词发展历史。
同时VR旅游项目正在积极筹划,开通后可以令体验者享受到近似于真实的场景体验,实景拍摄的丰南美景尽收眼底。强大的交互功能和沉浸感,让体验者可以通过鼠标和键盘便可以轻松的实现与任何虚拟场景和人物间的交互,令用户仿佛真的置身真实场景之中;虚拟导游员,多角度多层次的讲述丰南历史文化、民俗风俗,使体验者对丰南景区的认识更全面,使虚拟旅游的趣味性更强。为丰南旅游门户和旅游服务提供了一种更形象的宣传展现方式,不仅极大的满足旅游者的需求,更可以极大的促进旅游文化的传播,促进和带动丰南旅游产业发展。
(三)互动舞蹈体验区
首先高举双手进行人物检测,选择舞蹈类别,开始跟随跳舞,结束后公布成绩。精心设计的各种舞蹈课程,再加上增强现实的技术手段,采用体感识别技术,事先录制好特制的舞蹈,在参与互动的时候,体感识别设备将参与者的实时动作进行捕捉,传递到系统中与事先录制的动作对比,给出评价,让参与者在快乐中学习舞蹈。舞蹈动作随音乐节奏合为一体,人与视频的完美结合,呈现出各种美轮美奂。
(四)mini点唱吧
唱吧为唱歌者提供的一个不受干扰的唱歌环境,里面有专业的唱歌和录音设备、显示设备。在设备上,可将录音下载至U盘带走,也可分享录音至朋友圈,供学习交流。高品质的音响效果更受到追求高生活质量、崇尚浪漫与个性的都市青年的喜爱。
五、书法体验区
韵味书法桌,通过书法软件平台,将现代科技与传统书法完美的结合,让人们感受一种新型的书法学习体验模式。使用者通过普通毛笔,在触摸屏上进行书法体验,初学者可以进行入门学习,通过简单的笔画练习,加强对书法知识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可以进行临摹练习,临摹唐诗、宋词、对联、名言等名家墨宝。除此之外,使用者可以自由书写,感受行云流水的乐趣分享自己的作品,也可通过名家视频学习更多的书法知识。初学涂鸦:通过普通毛笔,体验者可以在触摸屏上进行书法入门练习,按照系统预先设置好的笔顺进行临摹书写 。书法教学软件先通过简单的笔画练习、自由书写等,加强体验者对书法知识的理解,促进软笔书法的提升。唐临晋帖:在触摸屏上进行唐诗、宋词、对联和名言的名家墨宝的临摹练习,体验者可根据喜好选择字体(如:楷体、隶书)。行云流水:在触摸屏上用普通的毛笔进行自由书法练习,系统会自动根据体验者的起笔、
行笔、收笔将其作品在屏上显示,体验者还可以将自己所书写的毛笔文字进行分享。博采众长:主要分为国学视频、名人名言、书法文献,体验者可以欣赏一些与书法相关的视频资源,如名人名家的字帖及书法文献欣赏等。
数字体验馆利用先进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有效融合了多种文化元素,大幅拓展了实体互动体验空间,提高了文化艺术普及的趣味性、参与感和体验感。同时与线上平台的完美结合,更是体现了数字文化馆“互联网+”的成果,使传统的文化馆从实体空间拓展到虚拟空间,真正能够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共享。使市民群众真正享受文化与科技相融合带来的无穷魅力。
三、成效
线下“实体数字文化馆”与线上“虚拟数字文化馆”同步发展
线下、线上的同步发展,有效地拓展了群众文化艺术服务空间,确保了群众无论到馆还是“在线”,均可以参与各类文化活动,真实有效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