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

  • 市/州选择
  • 区/县选择
信息资讯
  • 信息资讯
  • 文化直播
  • 文旅活动
  • 场馆预订
  • 文化e课
  • 文旅品牌
  • 遗产保护
  • 文化团队
  • 活动信息
  • 艺术培训
  • 艺术演出
  • 艺术展览
  • 百强示范点
【讲座】丰图讲座 | 《儒家第一课》带你了解圣人孔子及儒家思想
活动时间: Thu Sep 23 16:50:00 GMT+08:00 2021-Thu Sep 23 16:50:00 GMT+08:00 2021   已结束
活动地点:丰南图书馆 线上活动
咨询电话:
主办单位:丰南图书馆
报名人数:0 / 0


今年是孔子诞辰2572周年,在孔子诞辰日到来之际,我们聊一聊《儒家第一课》,以此纪念至圣先师孔子。

儒家是什么?儒家为何强调理想人格?为什么说道德是人生的核心?儒家如何实现为政以德?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打开《儒家第一课》,从中找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根,体味儒家本然思想之美。


孔子小传:

孔子是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人,名丘,字仲尼。孔并不是孔子的姓。那时实行姓氏双轨宗法制度,姓是血统和宗族的标志,氏则是宗族世系的标志。在血统上,孔子的先世可追溯到商朝最后一位君主商纣王同父异母哥哥微子,商朝的王族是子姓,所以孔子本来姓子,商是殷人建立的政权,所以他又自称殷人。周朝灭商后,为团结殷人,周王把一个叫作宋的地方封给微子,命他在此立国,是为宋国。微子的后代中有一位叫孔父嘉,按世系划分属于支脉,这一支便以孔为族号,孔子就是他的子孙,所以孔应该是孔子的氏。

孔父嘉在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中站错了队,被政敌所杀。他的儿子逃亡鲁国,鲁国不仅收留了他,还承认孔氏的贵族身份。绝路逢生,感激不尽的孔氏从此便把鲁国当成自己的故乡。

孔子3岁时死了父亲,贵族之家一下子变成贫困家庭。为谋生,年轻的孔子干了许多不符合贵族身份的工作,甚至为安葬死人当吹鼓手。这不仅使他很早就得到社会历练,还接触到各阶层特别是底层的生活。贫困并没有击垮胸怀大志、聪明好学的孔子,他利用一切机会如饥似渴地吸收知识,终于掌握了当时最高深的学问,成为当时最有影响力的学者。

他先是办学育人,宣传自己的主张,随着名声日隆,终于被当权者起用,由地方行政长官做起,两年时间就做到了鲁国的司寇,主管整个国家的司法工作。这是孔子一生中做过的最大的官,在任时间不长,两年多一点。其后便开始了长达14年的周游列国。回到鲁国后,孔子致力于教育学生和整理文献。

孔子学说围绕如何做君子展开,他也谈论政治,但治国不过是做人的延伸,所以仍然是一个道德问题。为人有德、为政以德,这大概就是孔子学说为什么能深入人心的根本原因。如果用一句话来浓缩孔子学说,可以这样概括:道德意识是核心,而仁爱观念则是道德意识的核心。

 

儒家概略

儒学发轫于孔子,但“儒”的出现却早得多。孔子是春秋晚期人,上溯经过西周,就是商朝,那时已经有了儒。

什么是儒?胡适先生说,儒是商民族的教士。教士是沟通神与人的中间角色。商朝的神主要分两类:一是上帝,一是祖先。相应地,教士也有两种:与上帝联系的叫巫,与祖先对话的叫儒。东汉学者许慎在他的《说文解字》中这样解说:“儒,柔也,术士之称。”寥寥七个字,为儒定了性。教士是从事精神活动的人,而精神是软件,所以儒是以柔的方式与世界打交道。孔子一向不喜欢兵战,反对以强权压人的暴政,追求温和仁政,凡此种种都可以看作是柔的注脚。这里的柔不等于顺,孔子也有着刚的一面,“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执着就是勇,而且是大勇。孔子主持过丧葬仪式,是所谓与祖先对话的人,而他的学说又强调包括丧葬制度在内的礼,所以他开创的学派就被称为儒家。

春秋和战国时期,儒学尽管是“显学”,风头在诸家学派中最为强盛,但并不得势,在当政者眼里是中看不中用的东西。到了西汉时期,大一统天下的格局在汉武帝手中已经最后确立,经学博士董仲舒适时提出以儒学为正统的建议,由此开辟了“独尊儒术”的先河。这离孔子去世已经过去了大约350年。从此,儒学便由民间,走上庙堂,在朝野发挥着指导作用,逐渐成为全民族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参与评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