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化】铭记传承!遵化这段红色历史不能忘
发布时间:Mon Sep 14 10:46:34 GMT+08:00 2020来源:遵化编辑:
王国藩穷棒子精神
沙石峪当代愚公精神、鲁家峪抗战精神
在遵化市委六届九次全会上
被确定为遵化发展的内在动力
近年来
遵化大力弘扬遵化精神
凝聚遵化力量
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刻领悟“红色遵化”内涵
不断从中汲取奋斗力量
转化为加快发展的强劲动力
今天
我们就一起走进鲁家峪抗战精神去了解一下吧~
鲁家峪抗战精神集中反映的是老一辈鲁家峪人“矢志革命、舍己为国、不屈不挠、敢于胜利”的精神。
鲁家峪位于遵化、玉田、丰润三县结合部,由十几个自然村组成,四周群山环抱,石洞遍布,沟谷纵横,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号称九沟十八峪。
壮丽的鲁家峪曾是冀东抗战的大本营,1927年这里就建立了党的地下组织,抗战时期八路军冀东分区的野战医院、兵工厂、炸弹厂、被服厂、电台、报社、党校等就设在这里。鲁家峪抗日游击根据地迅速壮大,就像埋在冀东敌人心腹里的一颗定时炸弹,使日军惶恐不安。日寇对鲁家峪根据地恨之入骨将它视为眼中钉、肉中刺。
鲁家峪惨案发生后的房屋残垣遗址
自1941年农历正月十九到1942年5月不到两年的时间,日寇对鲁家峪进行五次围剿,并将此地划为“无人区”;三次烧庄,并违背国际公法施放毒气,屠戮平民。据不完全统计,日军在鲁家峪共杀害抗日军民上千人,累计烧毁房屋4000多间,制造了骇人听闻的鲁家峪大惨案。但英雄的鲁家峪人民并未被凶残的日寇吓倒。而是更坚定地支持和参加抗击日寇。
不屈不挠的鲁家峪人民为保卫这块根据地,与敌寇进行了顽强斗争,他们在雪地里宁可被日寇扒光衣服冻伤致残,在鸡冠山山洞里宁可被毒瓦斯窒息熏死,青年报国队队员宁可被砍头扔进白薯井,也不曾向敌人屈服。在极端残酷的白色恐怖下,他们坚信根据地党的领导、坚信抗战必胜,用生命和鲜血守住了这个华北“小延安”,正所谓惊天地、泣鬼神!
那时候,几乎家家都住着八路军,做军鞋,筹军粮自不必说,从嘴里省出一个鸡蛋、一口细粮留给伤员,是家常便饭。家家户户是病房,户户炕头是病床。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还有许许多多的人,为了支持抗战,保护八路军,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有的甚至连名字都没留下来。
如今,处在群山怀抱的素有九沟十八峪之称的老区人民,正将英雄前辈们浴血抗战的崇高精神融入血脉中,以党的“初心”作为全面建设小康村的思想之本、动力之源,筑起新时期老区全面发展一道亮丽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