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

  • 市/州选择
  • 区/县选择
信息资讯
  • 信息资讯
  • 文化直播
  • 文旅活动
  • 场馆预订
  • 文化e课
  • 文旅品牌
  • 遗产保护
  • 文化团队
  • 活动信息
  • 艺术培训
  • 艺术演出
  • 艺术展览
  • 百强示范点

【文旅动态】百年经典话剧 | 郭沫若话剧《屈原》重回汨罗江畔

发布时间:Thu Feb 13 09:32:38 GMT+08:00 2020来源:唐山大剧院编辑:

百年经典话剧——《屈原》


微信图片_20200213092836.jpg


1942年4月,山城重庆国泰大戏院门前排成长龙的购票队伍,持续了十余天,成为市区一道特殊的景象。在战时首都重庆,因人多车少、山高路不平,蜿蜒的候车队伍随处可见;但一个戏院门前能有如此壮观的购票人群却极为罕见。人们为何趋之若鹜前往国泰大戏院,究竟是什么演出令整个山城沸腾?原来人们争先恐后是为了一出精彩的话剧——《屈原》的演出。


微信图片_20200213092846.jpg


1942年1月,郭沫若仅用十天就完成了五幕历史剧《屈原》的创作。创作期间,他的脑海中不断回放着抗战岁月中发生的有关光明和黑暗交织的悲剧:国民党背信弃义,同室操戈;无数爱国志士和革命者被关进集中营;代表人民力量的中国共产党被国民党层层封锁;江南抵抗日寇的新四军竟被国军围剿……“全中国进步的人们都感受着愤怒”!


微信图片_20200213092858.jpg


郭沫若决心“把这时代的愤怒复活在屈原时代里去”。他妙思如泉涌,由于写得过猛,一支新的大号派克笔居然被折断。在他笔下,活生生的屈原站了起来,他在怒吼,“啊,风!咆哮吧,雷!闪耀吧,电!将一切沉睡在黑暗里的东西,毁灭,毁灭,毁灭呀!”——郭沫若借屈原之口说出了广大人民的心声和愤怒。


微信图片_20200213093035.jpg

微信图片_20200213093033.jpg


剧本刚写好时,导演陈鲤庭,演员金山、白杨、张瑞芳等常来到郭沫若家中,周恩来也时常在座,他们听郭沫若朗读剧本。有一次,在金山家里聚餐,郭沫若酒后一时兴起,忽然跳到主人床上,满怀激情地朗诵起“雷电颂”。年正五旬的郭沫若,好像“变成了年轻人”,操着川味普通话,一读近四小时也不觉疲劳。当然,洁白的床单也因此遭了殃,金山却连说“值得,值得”。周恩来说:“屈原并没有写过这样的诗词,也不可能写得出来,这是郭老借着屈原的口说出自己心中的怨愤,也表达了蒋管区广大人民的愤恨之情,好得很!”


微信图片_20200213093046.jpg

1942年4月3日,话剧《屈原》由中华剧艺社在重庆国泰大戏院公演。该剧配备了全明星阵容:金山饰屈原、顾而已饰楚怀王、白杨饰南后、张瑞芳饰婵娟,连配角或近乎群众的角色都由著名演员来扮演。首演后第二天,中央社报道说:“上座之佳,空前未有。”《新华日报》也发表赞扬文章,还特辟“屈原唱和”专栏。《屈原》连演17天,22场,场场爆满。复旦大学离重庆市区较远,为了看话剧《屈原》,许多学生只能前一天晚上结伴步行七、八个小时赶到国泰大戏院排队买第二天的戏票,没有座位,宁愿站着看四个小时。有的观众抱着被子睡到剧场门口,等待第二天售票。一些远郊的穷学生看完戏后,干脆就在剧场过夜。整个山城沸腾了。无论教室内、马路上,或轮渡口、车站旁,经常可以听到振聋发聩的《屈原》中的“雷电颂”。《屈原》轰动山城,人人奔走相告。连成都、桂林、贵阳的百姓也慕名前来观看,盛况空前。


微信图片_20200213093108.jpg


剧情简介

第一幕,屈原教育学生宋玉,要像橘树一样“独立不倚”,在大波大澜的时代“生要生得光明,死要死得磊落”。并且通过侍女婵娟的口交代,秦国使者张仪游说楚王,诡称秦以商於六百里之地予楚,条件是楚齐绝交。屈原则主张“联齐抗秦”,目标是成就统一大业。

第二幕,南后在楚宫内廷设计陷害屈原,假装晕倒在屈原怀里造成调戏自己的假象。楚王罢了屈原的官并且改变主张,宣布和齐国绝交同秦国修好。

第三幕,屈原跑回自己家,他的愤怒被大家认为是疯了,于是乡邻为其招魂,屈原出走。

第四幕,屈原路遇众人,痛骂张仪怒责南后,楚王大怒之下把屈原关进东皇太一庙。

第五幕,婵娟找到屈原,误服毒害屈原的毒酒而死,屈原逃往汉北。

全部评论
相关阅读
相关活动

“扫一扫”

获得更多

意想不到